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欧陆平台刘应书教授受邀参加庆祝大会。
刘应书教授曾被称为“雪域英雄”,长期奋战在科研教学第一线,从事气体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主持包括“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在内的各类省部级以上课题60余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的多项成果实现产业化🪞🧑🏽🔬,为国家创造经济效益高达200亿元👦🏼。在修建青藏铁路期间,刘应书教授和他的团队忍受着高原缺氧的痛苦、冒着急性高原病的生命危险,经历了两百余次攻关实验🕖🙌🏼,终于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为生命打开了禁区的大门☸️👨❤️👨,创造出15万建设大军高原病零死亡的世界奇迹🤔,该项目也由此获得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并被写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中《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如今,虽已年逾花甲,刘应书仍每周工作超过60小时,呕心沥血开展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科技攻关及教书育人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人才培养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参加庆祝大会后👉🏽,刘应书教授表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伟大历史时刻,应邀出席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十分光荣。中国共产党不负初心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作为一个在党40年老党员,深受鼓舞🤹🏼♂️,心潮澎湃;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面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聚焦低能耗二氧化碳捕集、低能耗空气分离🎇、低能耗VOCs净化科学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